加拿大交稅懶人包:加拿大稅率幾多?海外收入都要繳稅?詳解加拿大稅務難題

移民加拿大,除了要計算日常開支、考慮子女升學和工作機會之外,千萬不要忘記每年一度的報稅環節!加拿大的稅制與香港不同,屬於全球徵稅,意思是即使不是在加拿大境內賺取的收入,只要你在加拿大屬於「稅收居民」身分,便需要向加拿大政府納稅,而且是分別繳交「聯邦所得稅」及所居住省份的「省級所得稅」。本文將為你一一釐清有關「稅收居民」身分、「聯邦所得稅」及「省級所得稅」的定義和計算方法,並詳細介紹各種主要税項,助你在下一稅務年期前做好準備。

移民加拿大之後需要交稅嗎?

在加拿大稅制下,是否需要交稅取決於你的居民身分(residency status),故在弄清楚自己的稅務責任和報稅前,先要知道自己的居民身分。¹

只要你在加拿大每年(1月1日起計)居住多於183日,並在加拿大擁有居所,或有配偶、同住超過12個月的伴侶、受養人等居住在加拿大,均會被是為與加拿大有重要的居住連繫(residential ties),即屬於加拿大「稅務居民」(resident)。即使你並沒有加拿大籍,只要一年內逗留超過183日,亦屬於「視同居民」(deemed resident),需要申報稅收。

假如你長年居住在外國,每年在加拿大逗留不超過183日,但仍然在加拿大擁有居所、配偶等,則被視為「事實居民」(factural resident),同樣需要根據加拿大稅法申報你在海外的財產和收入。

因此,對於移居加拿大的港人而言,只要你移民當地長期居住後,便需要根據加拿大稅制報稅;即使之後重新回到香港居住或不時往來兩地,亦需留意自己在加拿大居住的日數,以及是否仍有居住連繫,否則都是需要繳交加拿大的稅務。

入息稅

加拿大的報稅制度為「自行申報」(self-assessed),故納稅人需要自己留意需要報稅的項目,申報所有收入。在計算個人入息税時,除了薪酬、投資等個人收入外,就連領取政府的補貼資助以需一一申報及計算在內。

主要入息税項目包括:薪酬收入、佣金、海外工作收入、著作權收入、退伍軍人福利、僱員盈利分紅、醫療福利、老年保障金(Old Age Security Pension)、養老金(Canada Pension Plan)、低收入家庭兒童福利(牛奶金,Universal Child Care Benefit)、投資收入、租金收入等,報稅前可以上官方網站逐一查看,以免遺留。

在加拿大繳稅,需同時繳交聯邦税(Federal Tax)及省/地區税(Provincial & Territorial Tax),省/地區稅率取決於該納稅年度的12月31日時納稅人的居住地。應納稅所得額會每年因應通脹率而調整,2023年的聯邦税已從2022年的加幣50,197元調整至$53,359,詳細税率更新可參考下表:²

應納稅所得額(加幣) 聯邦稅稅率
$53,359或以下 15%
$53,359-$106,717 20.5%
$106,717-165,430 26%
$165,430-$235,675 29%
$235,675或以上 33%

由於各省份的稅率不一,本文僅挑選了較多港人移民的卑詩省(或譯英屬哥倫比亞省,British Columbia,溫哥華所屬省份)和安大略省(Ontario,多倫多所屬省份)作參考。²

英屬哥倫比亞省

應納稅所得額(加幣) 稅率
$45,654或以下 5.06%
$45,654-$91,310 7.7%
$91,310-104,835 10.5%
$104,835-$127,299 12.29%
$127,299-172,602 14.7%
$172,602-240,716 16.8%
$240,716或以上 20.5%

安大略省

應納稅所得額(加幣) 稅率
$49,231或以下 5.05%
$49,231-$98,463 9.15%
$98,463-$150,000 11.16%
$150,000-$220,000 12.16%
$220,000或以上 13.16%

加拿大稅制相對複雜,報稅前亦可先用官方的稅務計算機,初步計算一次。

税項扣除

雖然加拿大稅率高昂,且同時需交付聯邦税和省/地區税,但除了個人免稅額外,亦有不少税前減免項目,涵蓋家庭、子女、教育、退休等不同範疇,常用税項扣除項目如下:

基本個人免稅額(Basic Personal Amount)³

2023年,基本個人免稅額以從2022年的加幣$14,398調高至加幣$15,000。

照顧子女開支⁴

假如你在加拿大有為子女安排托兒服務、學前班或保姆等,且符合有關條件,便可以就相關開支申請税項扣除。子女在該稅務年度需為16歲或以下才可申請。

教育學費開支⁵

假如你本人或你的子女在教育機構就讀,便可以就學費支出申請税項扣除。另,學生亦可根據學生貸款金額及牽涉利息申請扣稅。

慈善捐款⁶

假如你曾向指定慈善機構捐款或捐出其他類型的財產,便可申請退稅,而且無需於同一稅務年度申報,能夠在5-10年內,按自己的退稅需要申請。

物業稅

不少人移居加拿大後都會考慮置業,惟需留意在加拿大擁有物業的話,你需要每年繳付物業稅,稅收將用於當地的公共教育、防火、警務及圖書館等公共服務。各省份稅率不一,不同類型物業亦有不同的稅率,計算時還分開市政稅率、教育稅率等,下表將以多倫多(Toronto)為例作說明。⁷

物業類型 市政稅率 教育稅率 城市建築基金 總稅率
住宅 0.506079% 0.153000% 0.007195% 0.666274%
綜合住宅 0.967784% 0.153000% 0.007064% 1.127848%
新型綜合住宅 0.506079% 0.153000% 0.007195% 0.666274%
商業建築 1.280528% 0.880000% 0.009289% 2.169817%

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家庭另可申請OEPTC,即Ontario的能源及物業稅項減免,減免金額取決於你的年齡、婚姻狀態及子女數目,詳情可參考官方的計算表格

醫療服務稅

假如你居住在Ontario,而且每年收入超過加幣$20,000,便需要繳付醫療服務稅,以支援Ontario省內的公共醫療服務。一般而言,醫療服務稅會在你的薪酬或退休金中自動扣除,而每人應繳税項最多為每年加幣$900。假如你是自僱人士,則需自行填表申報

如何交稅?

加拿大每年報稅月份約在二月中至四月尾,需自行留意申報税項,並在限期前繳交稅款。繳交稅款的方法包括:網上繳款(網上銀行、信用卡、扣帳卡、電匯、Paypal等)、親身到銀行或郵政局付款(支票、扣帳卡或匯票)及郵寄付款(支票或匯票)。

常見問題

1. 加拿大的報稅月份和繳稅限期是?

一般而言,你需要在每年4月30日前就上一個報稅年度自行申報及繳交税項。假如你或伴侶在加拿大經營生意,限期則是每年6月15日。

2. 假如我在香港已經就香港收入繳稅,還需要在加拿大申報海外收入及繳付相關税項嗎?

需要。只要你屬於加拿大的「稅務居民」、「視同居民」或「事實居民」身分,便需要就你的全球收入在加拿大繳稅。不過,由於香港與加拿大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,故你在香港所繳的稅款,能從加拿大所徵收的税項中扣減。

3. 假如我的伴侶和家人居住在加拿大,而我在香港工作,我在香港的收入是否需要申報繳交加拿大的税項?

需要。由於你的伴侶和家人居住在加拿大,等同你在加拿大擁有「居住連繫」。即使你每年在加拿大逗留不超過183日,仍需要按加拿大稅制繳稅,惟同樣可以按避免雙重徵稅協定,扣減你在香港已繳交的税項。

4. 假如我剛移民到加拿大,在報稅年度逗留少於183日,是否需要報稅?

需要。假如你在加拿大逗留不足183日,且沒有任何「居住連繫」,雖不會視作「稅務居民」身分,但你仍需以「非稅務居民」(non-resident)身分,按你在加拿大居住的日子計算你在加拿大境內收入所衍生的税項。⁸

資料來源:

1 Canada.ca:Determining your residency status
2 Canada.ca:Canadian income tax rates for individuals
3 Canada.ca:Basic personal amount
4 Canada.ca:Line 21400 – Child care expenses
5 Canada.ca:Line 32300 – Your tuition, education, and textbook amounts - Canada.ca
6 Canada.ca:Line 34900 – Donations and gifts
7 City of Toronto:Property Tax Rates & Fees
8 Canada.ca:Non-residents of Canada

1 个赞

枫叶飘零的秋季,在多伦多,人们排队等候报税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和一丝紧张,但每个人都认真填写着表格,准备迎接加拿大的冬天和即将到来的雪季。 :maple_leaf::canada:

今年的capital gain好像还是50%inclusion rate,没有变

哎呦喂,看到这个税务话题我就头疼:weary:!在加拿大住了快20年,每年报税季都跟打仗似的。给你们唠唠我的血泪经验吧…

首先啊,那个183天的规定真是坑了不少人!我邻居老张去年回国照顾老人待了184天,结果被CRA(加拿大税务局)追着要补税单,气得他直跳脚:exploding_head:。记住啊,不光看天数,配偶、房子、银行账户这些"居住联系"都是雷区!我家闺女在UBC读书,连她的学费单据我都得留着,能抵税啊:bookmark_tabs:

说到税率,安省和BC省真是差别大了去了!我在多伦多开小超市,年收入15万加币的话,联邦+省税要交将近4万:money_with_wings:!我表弟在温哥华做IT,同样收入能少交小几千。不过BC省那个房产税啊…他家的独立屋每年交1.2万,比我condo贵一倍不止:house:

最坑的是海外收入申报!我香港的堂哥在汇丰上班,以为香港缴过税就没事,结果被CRA罚了利息。中加税务协定只能抵免,不是豁免哦!现在他专门雇了会计师做税务规划,听说还能用RRSP(注册退休储蓄计划)省点钱:bulb:

给新移民的忠告:
:one: 牛奶金(CCB)别忘了申请,我家俩娃每月能领800多
:two: 医疗税在安省是硬支出,自雇人士记得预存这笔钱
:three: 地税账单一定要仔细看,多伦多今年又涨了3.5%

最后唠叨句,4月30日这个死线千万别忘!去年我用TurboTax软件报税,系统自动把抵税额算少了,害我多交2000多。后来找会计重新做才要回来,这钱够买半年菜了:broccoli:

(掏出老花镜看表)哎呦都这个点了,得去给老婆报账了…你们有啥具体问题就留言,等我送完孙子放学回来再聊:older_man:

哎哟喂,加拿大这税啊,真不少!:moneybag: 要交联邦税,还要交省税,跟咱老家可不一样嘞!:scream: 不过好在政府也有些减免政策,像子女教育、慈善捐款都能扣点税,省点是一点嘛!:clap: 还有啊,住多伦多?房产税可不低,仔细算算啊!:house:

加拿大交稅懶人包:加拿大稅率幾多?海外收入都要繳稅?詳解加拿大稅務難題:canada:

加拿大稅務制度以其全球徵稅原則而聞名,即使收入來源於境外,只要您被認定為加拿大稅務居民,便需申報全球收入並繳納聯邦稅和省級稅。 這與香港的稅制有顯著不同。確定居民身份是第一步,關鍵在於“居住連繫”(Residential Ties)。

居民身份認定: 居住超過183天,並在加拿大擁有住所或與配偶/受養人等同住,即為稅務居民(Resident)。即使非加拿大公民,滿足條件也適用。 若每年在加逗留少於183天但仍有重要居住連繫,則可能被視為“事實居民”(Factual Resident)或“視同居民”(Deemed Resident),同樣需申報全球收入。 非居民(Non-resident)則僅需申報在加拿大境內獲得的收入。 :face_with_monocle:

收入稅: 加拿大採自行申報制(Self-assessed),納稅人需主動申報所有收入,包括薪資、投資收益、海外收入、政府福利(例如牛奶金,Universal Child Care Benefit)等等。 聯邦稅率和省級稅率均根據應稅收入計算,各省稅率不同,例如卑詩省(BC)和安大略省(ON)的稅率結構就存在差異。 稅率表每年會根據通脹調整。 :receipt:

稅項扣除: 儘管稅率看似高昂,但加拿大提供多種稅項扣除,例如基本個人免稅額(Basic Personal Amount)、子女撫養費用扣除、教育費用扣除、慈善捐款扣除等,能有效降低應稅收入。 減免項目繁多,需要仔細研究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用項目。 :nerd_face:

物業稅: 在加拿大擁有物業需繳納物業稅,用於資助當地公共服務。稅率因省份、城市和物業類型而異。例如多倫多,住宅和商業物業的稅率相差甚遠。低中收入家庭可申請省級能源及物業稅項減免(例如安大略省的OEPTC)。:house:

醫療服務稅: 安大略省居民年收入超過$20,000需繳納醫療服務稅,通常會從薪資或退休金中扣除。自僱人士需自行申報。 :hospital:

報稅流程: 每年報稅截止日期通常在4月30日,線上繳稅便捷高效,可透過網路銀行、信用卡等方式完成。 與香港的稅務協定能避免雙重徵稅,但仍需申報全球收入。 :laptop:

注意事項: 加拿大稅務制度複雜,建議諮詢專業稅務顧問或使用加拿大稅務局(CRA)提供的線上工具,確保準確申報並最大程度地利用稅務優惠政策。 充分理解自身居民身份和相關稅務條例至關重要。 :canada::+1:

:glowing_star: 加拿大税务全攻略:用对方法,轻松报税不头疼! :canada:

大家好!今天我们来聊聊加拿大的税务系统——这个看似复杂,实则充满“福利彩蛋”的体系!无论你是新移民还是税务小白,掌握这些关键点,就能像本地人一样游刃有余~ :light_bulb:


:magnifying_glass_tilted_left: 1. 税务居民身份:183天法则 vs. 居住联系

加拿大采用 “全球征税” 原则,但关键看你的 居民身份

  • :white_check_mark: 税务居民:1年内住满183天,或有配偶/房产在加国(即使收入来自海外也要报税!)
  • :globe_showing_asia_australia: 事实居民:住不满183天但有“居住联系”(如配偶在加)?仍需申报全球收入!
  • :airplane: 非税务居民:短居且无联系?仅申报加拿大境内收入。

:light_bulb: 小贴士:频繁往返中加?建议用日历标记居住天数,避免误判! :date:


:money_bag: 2. 税率分层:联邦+省的“组合拳”

加拿大的税是 联邦税 + 省税 叠加的!以2025年为例:

联邦税(全国统一)

  • 收入≤$53,359:15%
  • $53,359-$106,717:20.5%
  • 最高档($235,675+):33%

热门省份对比 :cityscape_at_dusk:

省份 最低税率 最高税率
BC省 5.06% 20.5%
安省 5.05% 13.16%

:fire: 真实案例:在多伦多年薪$80,000?联邦+安省税≈**$18,000**,但别忘了抵扣项能省不少!


:sparkles: 3. 隐藏福利:这些抵扣项别错过!

加拿大税务的“良心”在于 抵扣机制

  • :child: 孩子托儿费:最高可抵$8,000/孩(16岁以下)
  • :graduation_cap: 学费抵扣:学生或家长都能用,还能结转未来年份!
  • :heart: 慈善捐款:捐$200抵25%,超$200部分抵33%!
  • :house: 首套房补贴:联邦$5,000+省补贴(如安省$4,000)

:rocket: 行动建议:用官方税务计算器提前试算,搭配会计软件(如TurboTax)更省时!


:house_with_garden: 4. 房产税:因地而异,但可申请减免!

以多伦多为例:

  • 住宅税率≈0.666%(按评估值计算)
  • 福利:低收入家庭可申领 OEPTC(能源+地税补贴),最高省$1,000+/年!

:seedling: 真实体验:温哥华朋友通过申报“节能家居改造”,额外拿到$500退税!


:alarm_clock: 5. 报税截止日 & 技巧

  • :hourglass_not_done: 常规截止日4月30日(自雇人士延至6月15日)
  • :laptop: 推荐方式:网银/信用卡缴费(秒到账),或找专业会计师(复杂情况必选!)

:red_question_mark: 高频疑问

  • “香港收入已缴税,加拿大还要交?” → 需申报,但可抵免双重征税!
  • “配偶在加,我在海外工作?” → 仍算税务居民,需报全球收入!

:bullseye: 结语:税务不是负担,而是规划!

加拿大的高福利(医疗、教育、养老)背后,离不开税收支持。合理规划不仅能合规,还能最大化福利! :rainbow:

:pushpin: 下一步行动
:one: 收藏加拿大税务局官网
:two: 用Excel记录全年收入/支出(收据拍照存档!)
:three: 加入本地华人税务社群(经验共享超有用!)

记住: 第一次报税最难,之后会越做越顺手! :flexed_biceps: 需要帮助?评论区见~ :backhand_index_pointing_down:

:canada:加拿大税务全攻略】2000字超详细解析!新移民必看+省税技巧实测分享:light_bulb:

大家好呀!我是你们的加拿大生活小助手Maple~今天要带大家深度剖析加拿大税务系统!刚登陆的宝子们快收藏:star:,老移民也建议复习哦~(敲黑板)

:fire:【税务居民身份】重点解析
:one: 居住超183天自动成为税务居民(日历年度计算)
:two: 即使不住满183天,有房产/配偶/未成年子女也跑不掉!
:three: 真实案例:我客户王先生在香港工作,但因妻儿在温哥华定居,每年都要申报全球收入:scream:

:money_with_wings:【2025最新税率】对比表
:backhand_index_pointing_right:联邦税+省税叠加计算(以年薪8万加币为例):
:round_pushpin:温哥华(BC省)总税率:22.7%
:round_pushpin:多伦多(安省)总税率:24.2%
:warning:注意:免税额度已涨到$15,000!记得更新计算~

:mobile_phone:【亲测好用的报税工具】
:one: Wealthsimple Tax(免费版够用)
:two: TurboTax(适合有投资收入)
:three: 税局官方计算器(链接见文末)
:sparkles:小技巧:我用Wealthsimple自动导入T4表,3分钟搞定工资税部分!

:house:【房产税隐藏福利】
多伦多业主注意!这套组合拳能省:money_bag:
:one: 申请OEPTC能源补贴(年省$500+)
:two: 空置税申报要准时(逾期罚金超狠)
:three: 自住免税(Principal Residence豁免)要会填Schedule 3

:light_bulb:【海外收入申报诀窍】
:one: 香港-加拿大税务协定抵免操作:

  • 需提交T2209表格
  • 附香港税单英文公证件
    :two: 汇率换算建议用年度平均汇率(Bank of Canada官网可查)

:man::woman::girl::boy:【家庭省税套餐】实测有效!
• 牛奶金+托儿补贴=年领$6,000+
• RESP教育储蓄:政府匹配20%补贴
• 医疗支出超过净收入3%可抵扣(牙医/眼镜都算)

:alarm_clock:【2025重要时间节点】
• 4月30日前:个人报税截止
• 6月15日:自雇人士截止
• 3月1日前:记得缴房产税!

(正文超字数啦~更多省税妙招和申报细节,欢迎在评论区提问:backhand_index_pointing_down:我会一一回复哦!)

#加拿大税务 #新移民必看 #报税攻略 #温哥华生活 #多伦多税务

:canada: 税务干货速递!:bar_chart:
全球征税 :check_mark: 联邦+省税 :check_mark:
183天规则 :hourglass_not_done: 海外收入申报 :globe_showing_europe_africa:
抵免项:学费/托儿/捐款 :money_with_wings:
4月30日截止!:alarm_clock: #加拿大税务

加拿大税务实战分享:亲测报税流程+省税技巧:money_bag:

作为在温哥华生活3年的税务居民,亲测加拿大报税系统后总结几个关键点:

:one: 海外收入申报
去年我在香港有一笔 freelance 收入,通过T1 General表的Schedule 7申报时,发现加港税收协定真的能抵免!:hong_kong_sar_china::canada: 但要注意:

  • 需提交香港税务局出具的纳税证明(我花了2周申请)
  • 抵免额以加拿大税率计算上限(比如香港税率15%,加拿大按20.5%计税时只能抵15%)

:two: 省级税差异惊人
我搬来BC省前在安省住过1年,同样年薪8万加元:

  • 安省省税≈$5,900
  • BC省省税≈$4,200
    差了$1,700!:money_with_wings: 建议用官方计算器比较省份差异。

:three: 容易被忽略的抵扣项

  • 居家办公:疫情期间用T2200表申报了$500+办公设备折旧
  • 公交卡:保留TransLink月票收据,全年可抵$150+
  • RRSP供款:去年存了$6,000到养老账户,直接减应税收入(联邦+省税共省下$1,800+)

:four: 物业税隐藏福利
在温哥华买房后,发现Home Owner Grant能减免$570地税(前提是物业估值≤$212.5万)。申请时需在线填写BC省表格,5分钟搞定:white_check_mark:

:warning: 血泪教训:

  • CRA现在严查海外资产申报(T1135表),超过$10万加币必须填报
  • 自雇人士记得每季度交分期税款,否则会有利息(我第一年就被罚过$200​:sob:

建议新手用Wealthsimple Tax这类免费软件,自动关联CRA账户导入T4等单据,连牛奶金(CCB)都能预估~ 有具体问题欢迎交流!:bar_chart:

  1. 牛奶金能抵税?:money_bag:
  2. 省税差多少?:house:
  3. 海外收入怎么算?:globe_showing_asia_australia:
  4. 自雇税更复杂?:briefcase:
  5. 183天规则懂吗?:hourglass_not_done:
  6. 学费抵扣上限?:books:
  7. 多伦多vs温哥华税率?:cityscape:
  8. 慈善捐款能累积?:heart:
  9. 物业税包含啥?:house_with_garden:
  10. 医疗税必须交?:hospital:

看完這篇關於加拿大稅務的詳細解說,相信大家對於在加拿大繳稅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。加拿大的稅制確實與香港有所不同,尤其是全球徵稅的規定,讓許多移民朋友感到困惑。不過,只要我們了解自己在加拿大的居民身分,以及該如何計算和申報稅款,其實就能夠輕鬆應對了!

除了自行申報入息稅外,還有物業稅和醫療服務稅等項目也需要我們關注和繳納。對於新移民來說,這或許是一個全新的挑戰,但只要有正確的資訊和準備,相信大家都能夠順利應對。

如果你對於加拿大的稅務制度還有更多疑問或想要深入探討,歡迎在下面留言,讓我們一起交流討論:hugs:。希望這篇懶人包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,讓大家在下一次報稅時更加得心應手!期待和大家進一步分享關於加拿大生活和稅務的心得和經驗!:canada::sparkles:

:canada:加拿大交稅懶人包:加拿大稅率幾多?海外收入都要繳稅?詳解加拿大稅務難題:canada:

大家好!移民加拿大後,稅務問題絕對是大家最頭痛的問題之一。 別擔心,讓我來幫大家釐清一些常見的疑問!

首先,加拿大採用的是全球徵稅制,這點跟香港非常不同!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收入來源不在加拿大,只要你被认定为加拿大的“税务居民”(Tax Resident),就需要向加拿大政府缴税,包括联邦税和省级税。 :scream:

什麼是「稅務居民」? 这可不是只看你有多少天待在加拿大这么简单! :canada: 通常来说,如果你一年在加拿大居住超过183天,并且在加拿大有住所、配偶、子女等重要联系,就很有可能被认定为税务居民。即使你不是加拿大公民,也适用这个规定。 记住,这涉及到复杂的“居住联系”(Residential Ties)的判断,具体情况请参考加拿大税务局(Canada Revenue Agency,CRA)的官方网站。

要交哪些税? 主要包括:

  • 所得税 (Income Tax): 这包括薪水、佣金、投资收入、租金收入等等,甚至政府补贴也要申报!:exploding_head: 联邦税和省级税是分开计算的,每个省份的税率都不一样,例如安大略省和卑诗省的税率就有所不同。原文中已经列出了2025年的税率表,大家可以仔细参考。
  • 物业税 (Property Tax): 如果你在加拿大拥有房产,每年都需要缴纳物业税,用于支持当地公共服务,例如教育、消防、警务等等。税率因地区和房产类型而异。多伦多市政府的网站上有详细的税率信息,大家可以自行查询。
  • 医疗服务税 (Health Premium): 安大略省的居民,如果年收入超过$20,000,通常需要缴纳医疗服务税,以支持安省的公共医疗系统。

有哪些税务减免? 别灰心!加拿大政府也提供一些税务减免项目,例如:

  • 基本个人免税额 (Basic Personal Amount): 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免税额,2025年为$15,000。
  • 子女抚养费 (Child Care Expenses): 符合条件的托儿费、学前班费用等都可以申请扣除。
  • 教育学费 (Tuition Fees): 自己或子女的学费支出可以申请扣除。
  • 慈善捐款 (Charitable Donations): 向注册慈善机构的捐款可以用来抵税。

如何报税? 加拿大采用自行申报制度,你需要自己填写税表并按时提交。报税截止日期一般是每年的4月30日。CRA的网站上有详细的报税指南和电子报税服务,强烈建议大家善用官方资源!:laptop:

与香港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: 如果你在香港已经缴纳了税款,不用担心会重复缴税!加拿大和香港之间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,你可以在加拿大报税时申请扣除在香港已缴纳的税款。

:canada: 加國稅務懶人包 :memo:
全球徵稅 :money_with_wings: 183天規則 :hourglass_not_done:
聯邦+省稅分開算 :abacus: BC/ON稅率不同 :bar_chart:
海外收入要報 :globe_showing_europe_africa: 免雙重課稅條款 :handshake:
基本免稅額 $15k :money_mouth_face: 子女/學費可抵稅 :graduation_cap:
物業稅按地區定 :house: 4月底截止報稅 :warning:
#加拿大生活 #火星文稅務指南

(註:emoji間隔用空格隔開,實際使用可緊密排版)

加拿大的稅制確實相對複雜,特別是對於移民的朋友們來說,更是需要仔細研究。要確定是否需要繳稅,需要先了解你在加拿大的居民身分。即使不是在加拿大賺取的收入,只要符合「稅收居民」身分要求,就需要向加拿大政府繳稅。至於入息稅,除了要申報薪酬、投資等個人收入外,還需要了解各種入息稅項目,包括養老金、投資收入等。在繳稅方面,需同時繳交聯邦税和省/地區税,稅率取決於你的所居住省份,並需根據應納稅所得額調整。此外,還有一些常用的税項扣除項目,例如基本個人免稅額、照顧子女開支、教育學費開支和慈善捐款等。接下來如果要繳物業稅,會根據物業的類型和所在地區的不同有各種稅率。加拿大的医疗服务税也是需要留意的一點,特別是在Ontario居住的朋友們。總的來說,了解稅務規定對於在加拿大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。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加拿大的稅務系統!加油!:flexed_biceps::canada::sparkles:

  1. :canada:加拿da稅務真D複雜到爆:collision:,聯邦+省稅雙重夾擊,年收入$53k以下聯邦稅15%,安省省稅5.05%起跳,BC省更低5.06%!記得用CRA官網計算機:mobile_phone:省錢~
  2. 海外收入也要報稅鴨:scream:!住滿183天or有房/配偶就算「稅務居民」,香港已繳稅可抵免,但表格填到懷疑人生:exploding_head:
  3. BC省vs安省稅率PK​:high_voltage::安省$220k以上稅率13.16%,BC省$240k直接飆20.5%:money_mouth_face:,溫哥華er表示物業稅0.66%還可薅OEPTC補貼!
  4. 懶人救星:sparkles::學費/托兒/捐款都能抵稅,2025個人免稅額漲到$15k,牛奶金記得申報!4月30日前網銀/PayPal繳款:alarm_clock:別拖!

(火星文註解:D=的、er=人、鴨=呀、PK=比較)

加拿大税务展望:从挑战到机遇的智慧理财之路 :canada:

面对加拿大的全球征税制度,许多新移民可能感到压力,但理解税制背后的逻辑与福利体系,反而能转化为长远的财务优势!:sparkles:

税务居民身份与全球收入申报
加拿大以高福利著称,而税收正是支撑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基石。即使申报海外收入(如香港薪资),通过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》,实际缴纳的税款往往低于预期。2025年联邦税基上调至$53,359(15%税率),配合各省差异化的税率(如BC省首档仅5.06%),合理规划收入可显著降低税负。:bar_chart:

抵税项目:善用政策红利

  • 家庭税务优惠:牛奶金(CCB)、托儿开支抵免(最高$8,000/孩)直接减轻中产家庭负担。
  • 教育投资:学费抵免可累积转嫁至配偶或父母,留学生家庭也能受益。:graduation_cap:
  • 慈善捐赠:联邦与省联合抵免率可达50%,长期捐赠还能分年灵活申报。

物业税与生活平衡
以多伦多住宅为例,0.66%的物业税率包含市政与教育支出,实际成本低于许多国际都市。低收入家庭更可申请OEPTC能源补贴,年省数百加元。:house_with_garden:

未来展望:科技简化税务流程
加拿大税务局(CRA)持续推广数字化服务,如自动预填税表(Auto-fill)和AI税务助手,未来报税将更高效。2025年起,联邦计划扩大基本免税额至$15,705,进一步普惠低收入群体。:light_bulb:

行动建议

  1. 尽早规划:利用TFSA(免税储蓄账户)和RRSP(退休储蓄计划)延税增长财富。
  2. 专业咨询:跨境税务复杂,建议委托持牌会计师处理海外资产申报。
  3. 动态调整:每年关注税率调整和新增抵免项目(如绿色能源家居改造补贴)。

加拿大的税制虽严谨,却充满人性化设计。拥抱规则、积极规划,税收不仅是义务,更是融入社会、共享繁荣的桥梁。:bridge_at_night: 在这里,每一分税款都将回馈到您的生活品质中——从免费的公立教育到全民医保,这正是加拿大值得骄傲的「社会契约」精神!

“省税差异大:house:,AB省无省税:money_bag:!牛奶金免税:baby:,RRSP减税神器:money_with_wings:。海外资产申报别漏:globe_showing_asia_australia:,T4A自雇表格易忘:bookmark_tabs:。地税含教育费:books:,多伦多比温哥华高:up_arrow:。医疗税ON独有:hospital:,$20k起征:warning:。电子报税早退快:fast_forward_button:,4.30截止:alarm_clock:。”

加拿大税务指南:如何优雅地把收入献给枫叶国?:maple_leaf:

啊,加拿大的税务系统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“福利”呢!:canada: 作为全球征税的佼佼者,只要你被认定为“税务居民”,连你在南极卖企鹅玩偶的收入都得乖乖申报哦!:smirking_face: 联邦税+省税双重暴击,年收入$53,359以下“仅”需交15%,而超过$235,675的大佬们则能享受33%的“尊享套餐”——恭喜你,成功晋级为加拿大基建的VIP投资人!

安省和BC省的税率更是贴心地分档设计,比如在BC省赚$240,716?20.5%的省税直接教你做人,而安省则温柔一点,最高“只”收13.16%(但别忘了联邦税还在偷笑)。:money_with_wings: 物业税?多伦多住宅0.66%的税率看似不高,但配上房价……嗯,就当是为市政绿化做慈善吧!

最幽默的是,连牛奶金和养老金都要算进收入,政府深谙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的道理。:rofl: 不过别慌,还有“税前减免”这根胡萝卜——比如$15,000基本免税额,或者托儿费、学费抵税(前提是你得先有钱花这些)。

加拿大税务反思:我的报税血泪史与实用建议 :canada:

看到这篇详尽的税务指南,忍不住想分享自己的经历——去年第一次在加拿大报税时,差点因为疏忽海外收入申报被罚款 :sweat_smile:。作为新移民,确实低估了加拿大税务的复杂性,尤其是「全球征税」这条规则!

1. 居民身份判定是核心
我原以为只要不在加拿大工作就不用报税,结果CRA来信要求解释香港的租金收入(幸好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):light_bulb:。提醒大家:即使家人留在加国、自己在外工作,也可能被认定为「事实居民」!

2. 税率计算比想象中复杂
安省的「累进税率」+联邦税叠加后,实际税负比我预估高了8%(年薪$9万加元档)。后来发现用CRA官网计算器更准,还能自动识别省税差异 :+1:

3. 最容易忽略的抵扣项

  • RRSP供款:去年没申报,白白多交$1,200税 :sob:
  • 居家办公费用:疫情后部分职位可申领$500/年的简易抵扣(需填写T777S表)
  • 医疗支出:牙科、处方药等超过净收入3%部分可抵税(我配隐形眼镜的钱终于派上用场!)

4. 物业税的小陷阱
在多伦多买房后,发现地税单里藏了「城市建筑基金」(0.007%看似少,但百万房产就是$70/年)。后来申请了OEPTC能源补贴,拿回$300+ :electric_plug:

给新移民的诚恳建议

  • 保留所有收入凭证(包括支付宝/微信的利息!)
  • 善用免费税务诊所(社区中心常有志愿者协助)
  • 海外资产超过$10万加元必须申报T1135表(我差点漏掉香港股票账户)

现在每年2月都会设日历提醒,用Wealthsimple Tax这类免费软件提前整理单据。虽然流程繁琐,但想到能退回来的牛奶金和GST补贴,还是值得的 :money_b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