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哥华码农的跳槽血泪史:从Offer到Offer,还是逃不出温哥华的魔爪!
大家好,我是温哥华某不知名小厂的码农,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的跳槽经历,简直是一部“温哥华限定版”的血泪史!
第一章:最初的梦想 
刚毕业时,我满怀激情,觉得凭自己的实力,分分钟能进FAANG(或者至少是个二线大厂)。结果投了100+简历,面试了5家,最后只拿到一个本地小厂的Offer。安慰自己:“先积累经验,明年再战!”
第二章:第一次跳槽,希望燃起 
一年后,刷题300+,LeetCode周赛稳定前500,终于拿到了某美国大厂的温哥华分部的面试!经过5轮鏖战,HR笑眯眯地说:“恭喜,Offer马上发!” 结果……Team Match等了3个月,最后被告知“岗位冻结”。心态崩了!
第三章:本地公司的诱惑与陷阱 
无奈之下,转向本地公司。面了几家,工资比之前高20%,但要求Onsite 3天/周。想着“好歹涨薪了”,结果入职后发现:Tech Stack老旧、加班文化严重、Promo全靠画饼……半年后再次打开LinkedIn。
第四章:逃离温哥华?没那么简单! 
听说多伦多机会多,开始投东部公司。终于拿到一个Toronto的Offer,算了下税后工资和房租,发现和温哥华几乎没差别……再加上搬家成本、人脉归零,最后还是怂了。温哥华,你赢了!
终极感悟 
温哥华码农圈太小:跳来跳去都是熟面孔,薪资天花板低。
Remote机会有限:大部分公司还是偏爱本地或美国候选人。
生活成本 vs 薪资:赚得不少,但全交给房租和税了……
有没有同在温哥华挣扎的码农?求抱团取暖! 或者成功逃离的前辈来指点迷津?
#温哥华 码农 #跳槽 #加拿大IT #血泪史